儿时的依附关系一路影响人际发展.8招让亲子关系永远是保鲜期
- 2019-11-26 11:34
- 网络
依附关系的好坏,攸关孩子是否可从中找到足够的安全感,而这对于未来的人际发展将有着「跨越时空」的深远影响,例如:成年后的爱情关系。因此,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依附关系,是父母照顾孩子时所不能忽视的要务!
简单而言,「依附关系(Attachment)」是指婴儿对于照顾者(一般为妈妈)所产生的依恋情感,同时,妈妈的母爱本能也会油然而生。暖昀联合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陈以儒指出,「依附关系并非天生而来,而是一段过程的养成」,她解释,宝宝在接受照顾的过程中,每每发出需求的讯号,照顾者是否提供良好的回应及照顾,攸关彼此是否能建立强烈的情感关系,也就在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自己被照顾或拒绝的经验累积下,逐渐发展出对自我、他人与环境的肯定,并转换为内在的运作模式,而持续影响其日后的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。
陈以儒心理师说,「通常透过长时间的相处,宝宝与父母会慢慢培养相处的默契,建立稳固的依附关系。若时间不足(每个宝宝的感受力不一)或相处品质不佳,将无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依附关系」。
建立过程4阶段
依附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可几,陈以儒心理师指出,根据研究,婴儿与照顾者间依附关系的建立需经过4个阶段:
0~6周.前依附期(无社会性阶段)
宝宝对任何人都有兴趣,而互动的过程就形成了依附关系的第一步。
6周~6、7个月.依附建立期(无区别性的依附关系阶段)
明显表现出乐于与他人亲近的倾向,但尚无任何区别性,约自三个月大起,能借助于视觉、听觉,以区分母亲与他人的不同点,才逐渐对母亲的微笑反应超过陌生人的反应。
6、7个月~18个月.真依附期(特殊依附关系阶段)
约在6、7个月大时,宝宝开始与特定对象建立依附关系,此时,宝宝不但主动地寻求与特定对象亲近,注意特定对象的活动,当特定对象离去,会出现哭闹、抗拒行为,同时害怕陌生人的行为开始出现。
18个月后.交互关系期(多重依附关系阶段)
当宝宝与第一个特殊对象建立依附关系后,很迅速地扩展至家中其他人,至18个月大时,已经能与至少三人以上建立依附关系,而不同的关系各有其特殊功能。
陈以儒心理师补充,大家常说的「分离焦虑」多在宝宝7〜9月大出现,因宝宝在这段时间开始与特定对象建立依附关系,因此,他似乎特别「黏」著某一人(多是主要照顾者),一旦与之分开,就会有明显不安与哭闹的行为,已不再是那段谁抱都好的阶段,她说,由于宝宝尚未建立「物体恒存」的概念──当物体没被看到时或被其他感官所觉察到,知道物体仍然存在。在14~18个月大左右,则是进入「分离焦虑」的高峰,宝宝只要一下没看到特定对象,就会大哭且难以安抚。这段时间则因宝宝对于照顾者的离去需要时间调适,陈以儒心理师建议,「妈妈可以提前向宝宝预告自己要离开,并且给予其他安抚物品,协助宝宝学会调适这样的改变,并且不排斥分开的时刻」。
依附关系两大类型
依据英国心理学家波尔比(John Bowlby)的研究,婴幼儿与主要照顾的成人形成依附的过程,会型塑日后的社会心理关系。主要关键在于彼此是否有强烈的情感关系,当孩子发出需求的讯号时,是否有适切的回应及照顾。
1970年,美国的心理学家Ainsworth设计了陌生情境的实验(strange situation),依照幼儿和妈妈分离后再相会的反应,将依附关系分成「安全」与「不安全」两大类:
安全依附型
即使处在陌生情境中,只要妈妈在身边就能自由地探索环境,和陌生人互动;当妈妈离开时虽会难过哭泣,只要妈妈回来时,可以表达对其离开的抗议不满,也接受妈妈的安慰,亲近拥抱母亲。感受到温暖与爱的孩子,自我意识明确,因为有能力表达自我需求,有自信被理解需求及得到帮助,致力于探索环境且乐与人互动。
造成原因:主要照顾者对宝宝有正向情感与接纳态度。
不安全依附型
不安全依附型分为以下3种:
1.矛盾型
即使妈妈就在身旁,此类型的孩子面对探索和陌生人时依然会感到焦虑。当妈妈离开时,孩子感到非常地沮丧;当妈妈回到身旁时,却又变得很矛盾,明明想跟妈妈亲近却充满愤怒,当妈妈开始注意他时又想要抵抗。
造成原因:主要照顾者不懂得如何满足婴儿的需求,十分情绪化,使孩子无所适从。
2.逃避型
此类型的孩子会回避和忽视妈妈的存在,在妈妈离开或回来没有任何情绪反应,对妈妈的去而复返,非但不觉高兴,反而生气;对陌生人出现也无特殊反应。易表现出退缩、孤立、对学习没兴趣、缺乏动机,也不易交朋友。
造成原因: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没耐心或排斥,对宝宝的需求不敏感,或表现出负面的反应、甚至做了让宝宝不喜欢的事。
3.错乱型
混合了「矛盾型」与「逃避型」的特性,此类型孩子会依据环境的回应来表现抵抗或回避,没有固定连贯的反应方式。因为人际互动的品质不稳定,导致孩子无法有一致性的反应。
造成原因:主要照顾者虐待、排斥孩子,使其有过受惊吓或令人害怕的经验。
陈以儒心理师指出,以上两大类型的4种依附关系,在日后的人际相处过程中,不断被复制。如果自小所建立的是安全型的依附关系,面对焦虑可以控制,亦可与新的对象建立起好的关系;至于不安全的依附型关系所造成的影响,可简单用「现在的一切,很容易被过去摧毁」形容。
建立有品质的依附关系
依附关系是社会人际发展的基石,陈以儒心理师指出,「在具有充分的安全感与信赖感下,让孩子拥有稳固的依附关系,日后才能抱持正向态度与人互动,并在各种人际关系找到认同,甚至承受关系中的冲击,而不会自我毁灭」。她以青少年阶段为例,孩子一定会往外跑,在同侪关系中找到认同与地位,但同侪不会是孩子的全部,家人仍在他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,玩累了,还是会回家。
陈以儒心理师提醒,想让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没有赏味期限,就从孩子小的时候,用心建立有品质的依附关系吧!
1.让自己变成小孩
在《小王子》中有这么一句发人深省的话,「所有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,但很少人记得这一点」,陈以儒心理师指出,「父母应让自己变成小孩,以理解孩子想要什么,而不是以大人为中心批评孩子的表现」,她曾经在一场演讲结束后,看到一位妈妈听众极富求知欲的积极对她提问,而其身旁有位一岁左右的男孩一直拿笔戳这位听众,只见妈妈屡屡以不耐的口气「你不要戳我」制止男孩,但男孩未停止动作,于是陈以儒心理师暂停回答听众的问题,转向男孩说,「这是笔……」,只见男孩停止戳妈妈的动作。其实男孩只想知道「这是什么」,但妈妈却用大人的思维要孩子「不要弄」,她提醒,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,将浇熄他进一步向外探索的热情。
2.建立印象并持续累积
陈以儒心理师强调,「孩子只是年纪小,不是笨」,谁对他好、谁对他有耐心,孩子都有感受且能分辨,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,而不对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切回应。一次又一次的感受,在心中留下印象,经过不断累积,建立起彼此的关系。不过,她提醒,正因为孩子有感受力,若主要照顾者总是充满焦虑,连带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。
3.尽可能即时给回应
冷漠是最是可怕的一种情感,人在情不在。她说,「当孩子发出讯号,需要大人的回应,让他与感受世界有所连结,感受世界是欢迎自己的」,陈以儒心理师指出,很多父母苦恼「孩子躺在床上哭了,要不要抱起来」,这时并不需要立刻飞奔而去,而是先让声音传到孩子的耳里,给他一个善意的回应,之后,拍拍他的身体,对他说「妈妈在这里陪你」。
4.有情绪不管教小孩
当父母有情绪时,不宜管教孩子,因为孩子不知父母正在气头上,说的气话不宜当真,但拒绝的态度却容易对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,她提醒,「想要让孩子有安全的依附关系,千万不要说出『要把你丢掉』这类的话」。当然让孩子忍受一下挫折未尝不是一种学习,如孩子外出时走一走,累了,想要父母抱,父母不抱,也许孩子就哭了,不妨让他哭一下并说,「哭吧,等你哭完再走」,当孩子哭完后,问他「你要和好吗?」顺势伸手拥抱一下孩子,让他感受「虽然你不抱我,但还是爱我的」。
5.多以言语表达情感
陈以儒心理师表示,父母照顾孩子时,可尽量用言语说出自己在做什么,也说出孩子的感觉,如「妈妈现在正帮你换尿布,换上干净的尿布,你会觉得很舒服,等你长大,学会自己上厕所,就不需要妈妈帮你换尿布了」,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正被照顾呵护,也知道等到长大,自己将有能力做什么事,愿意在过程中慢慢练习,如自理能力的养成。事实上,妈妈边做边说,同时也在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。
6.有一起玩耍的时间
父母与孩子相处,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大小事外,她强调,「要有一起玩游戏的时间」,因为和孩子一起玩,可说是建立亲情最佳的途径,陪玩的人往往是孩子想要建立依附关系的对象,透过与孩子一起玩,孩子感受到爸妈对他的喜爱,也藉著玩表达出对爸妈的情感。陈以儒心理师建议,「对无法长时间照顾孩子的父母而言,最好把握在孩子清醒时,与他一起玩游戏,把握有限时间却能创造好的相处品质」。她提醒,特别是在特别的阶段玩特定的游戏,如7、8个月大到两岁阶段,玩躲猫猫的游戏可帮孩子轻松度过「分离焦虑」的阶段。
7.不对孩子哭泣感到生气
任谁都有情绪表现,年纪小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,陈以儒心理师提醒,「人可以难过,可以哭泣,请父母不要对孩子哭这件事感到生气,这是一种发泄管道,不该变成被批评的一件事。尤其宝宝一开始,哭泣正是他表达的语言,加上他的人生经历很少,小小一件事很容易让孩子放大自己的感觉,因此,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,一定会有哭闹的时候」,虽然孩子的哭往往令人感受心烦,但请爸妈让自己有时间、空间接受宝宝哭闹的情绪反应,并理解宝宝为何有如此的表现,相信经过一阵磨合后,亲子间一定能找到相处的默契。她笑说,「尊重孩子的情绪表现,但可以告诉孩子『哭小声一点』」。
8.重心不只放在一人身上
孩子建立依附关系的对象,有时不会只有一人,尤其在主要照顾者不是妈妈时,还会包括保母,甚至来往密切的亲戚,都可能会是孩子建立依附关系的对象,她说,「有这种情况时,看到孩子与其他对象表现亲暱时,不要吃醋,这表示孩子能够弹性转换依附对象」。她以女儿为例,回爷爷家时,女儿能感受到爷爷对她的欢迎,因此,在爷爷抱她时,自然会趴在爷爷身上,反观对于其他亲戚,女儿不是不给抱,就是抱一下就想挣脱。「不要只把关系放在一人身上,可让孩子有不同的依附对象,这些对象各有其特殊功能,一起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」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yypw.com.cn/xwzx/1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