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引导孩子说话有礼貌?让孩子侃侃而谈更要言词达意
- 2020-01-21 21:22
- 网络
说话的艺术在大人的世界很重要,相对地,在孩子的世界也同样重要。除了平时累积的语词量够多,还要懂得说话的时机。
口语表达进一步延伸,就是双方对话,于是「人际关系」由此建立。杨琳老师表示,尤其是大一点的孩子(超过两岁),说话能力趋于成熟,也开始与其他同龄孩子建立关系,彼此间言语互动频率提高。但只要有互动,就会有「游戏规则(礼貌)」需要了解和学习,而不能像往常一样,想到什么就说出什么。
情急之下的口出恶言,家长先同理再教礼
ex.小宝和其他小孩在公园玩耍,奔跑中,小宝被其他孩子撞倒了,撞倒人的孩子连忙跟小宝道歉并询问是否受伤,小宝却一直指着他说:「你是大坏蛋!」原本开心得气氛,瞬间降到冰点。
针对上述案例,杨琳老师说明,「孩子的评断与批评,有时是在自我与负向情绪中所产生;尤其自我受伤或损伤时,内心更是充满不适。」因此,她建议家长在外面碰到类似情况,别气急败坏地给孩子一顿骂,毕竟当下孩子的情绪状况也不是很好;而是应该先冷静下来,安抚孩子浮躁的心,甚至先给他一些支持,让他感受到「你和他站在同一条线上」,事后再来讨论这件事情的对错与哪些表达方式才是比较适当的。
小孩丰富的联想力,需要家长的适时导正
ex.今天带4岁的小玲到外面吃饭,服务生递上一盘咖哩饭。
小玲:「咦!这是什么?」
妈妈:「咖哩饭!黄黄的就是咖哩酱。」
小玲:「唉呀!好像大便!」
此时妈妈应当即时向孩子解释与提醒用词的礼节,勿口无遮栏或随兴所述,以免伤害他人或造成别人的困扰。随着孩子的词汇量日益丰富、口齿愈来愈清晰,时常会运用生活当下的所见所闻、或最容易想到的形容词来表达,尤其是物品外观质地的具象性联想,如食物的颜色。杨琳老师表示,主要是因为孩子单纯考量相像与而忽略用词是否合宜、合理。
敏感小孩SOP:冷静、安抚、还原事情
有时会碰到比较敏感的孩子,因为某些状况,感觉到自己有点委屈,而产生较激烈的反应。杨琳老师表示,如果孩子在事件当下所展现的情绪强度过大,「容易致使表达口语的内容结构松散,不易传达要点」,周遭的老师或家长无法即时掌握状况,也不太能提供合理公正的协助。
因此她建议,周遭的大人应先使孩子平静,或先带他到另外空间好好抒发与调适情绪,待身心状况趋稳后,再让孩子陈述事发概况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yypw.com.cn/qzss/422.html